@(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2018年宣传经典套餐“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自驾中国行》系列采风(行程图集)   @企业不能没文化!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旅游

第七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普查和调研工作顺利结束

时间:2018-06-22 10:37:03  来源:智酷网  作者:

近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实施的第七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普查和调研工作,经过近1年的普查调研及严格审核,已顺利结束。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普查和调研工作是以古代、近现代的传统建筑、古城、古镇及古村落为普查对象,以文化价值为认定标准的专业学术活动,旨在挖掘国内古代、近现代的传统建筑、古城、古镇及古村落的历史、艺术、科学、旅游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为国内外游客的文化旅游提供导向信息,进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

经过严格普查调研与审核,(河南省)禹州市、(福建省)永泰庄寨、(广西区)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河北省)磁县、(河南省)郏县、(江西省)黎川明清老街、(湖南省)通道县芋头古侗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代溪镇北墘村、双溪古镇、棠口乡棠口村、屏城乡厦地村、屏南县木拱桥、(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云南省)禄丰县黑井古镇、(广东省)广州市沙湾古镇、(江苏省)姜堰区溱潼古镇、(甘肃省)崆峒山古建筑群、(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古建筑群、(山西省)新绛县光村、(四川省)剑门关、(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等单位顺利通过认定,获得第七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

以下为第七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风采。

另悉,第八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普查和调研工作现已启动。

(河南省)禹州市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全市辖26个乡镇(办)、673个行政村(社区),市域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1988年撤县建市,是河南省26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县(市)、47个扩权县(市)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5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6.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5元,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0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20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70位、“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第77位、“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第69位。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历史上涌现出了吕不韦、韩非子、张良、吴道子等一批名士先贤。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各类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包括众多民居、寺庙、宫观建筑等传统建筑遗存;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禹州药会和钧瓷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2015年、2017年先后荣膺“中国中原瓷都”“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华夏药都”称号。钧瓷原产地——神垕镇被誉为“唯一活着的古镇”,是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全国首批特色小镇,2015年花石镇白北村、张得镇张西村、浅井镇浅井村和扒村4个村荣获“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福建省)永泰庄寨

据史料记载,永泰庄寨始建于唐朝,明清持续发展,晚清几乎遍及各村镇。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 座,大部分惨遭损毁。尽管如此,扣除遗址和破坏较为严重的,全县现存庄寨152 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 平方以上的98 座。如此体量巨大、数量众多的民居防御建筑群落的集体涌现,是极为罕见的。

永泰庄寨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更是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福建土楼以居住为主防御为辅,三明土堡以防御为主居住为辅,永泰庄寨则是防御和居住并重。正因为此,永泰先民们在营造庄寨时,不仅考虑到了的军事防御功能,更是将之作为栖息庄园和理想住所来精心营造,使得庄寨具有“防御设计巧夺天工、平面布局不拘一格、建筑构造自成体系、空间营造匠心独具、雕刻装饰堪称翘楚、建筑风水极致考究”等六大特色,建筑大气堂皇,装修富丽,架构特殊,广泛采用四梁抗井十字减力的梁架构造;雕刻精美,且寓意深刻,富含传统儒家教育学说。

永泰庄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价值。永泰庄寨历史文书遗存非常丰富,涉及年代远至明、清,内容涉及田地、山林权属的变更,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商业来往的账目,家族的传承、教育,传统习俗的传承,很多是早已在社会上消失的,对于挖掘庄寨历史、帮助今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证据。

(广西区)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江口村位于新街镇,距离新街镇镇区0.5公里,距离灌阳县城8 公里,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始建于明,兴盛于清,属桂北地区较典型的明清时期的村落民居。全村现有320户,人口1098人,耕地面积960 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灌阳梨子和中华名果灌阳黑李。2012年,江口村被列入了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又被列入广西特色文化名村建设项目,通过近几年精心打造,江口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像是一个梳妆装扮好的古典美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观望。

江口村三面环水、背靠青山,独特桂北古民居建筑依山傍水一字排开,卵石古道曲直迂回。桂剧创始人、“一门三进士、同胞三翰林”的唐景崧故居就坐落其间。房屋座东南朝西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410平方米,建筑内梁柱、枋、门楣等雕刻人物故事、花草虫鱼,工艺精细,精美绝伦,保存完好。自公元前168年以来,江口村就是一处水运发达、商贸繁荣的集散地。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56座,古村落核心区占地3.7公顷,古韵悠长的古街向人们诉说着江口昔日的繁华。村口始建于1810年的古石拱桥,全部为青石料砌成,呈半圆形横跨南北两岸,桥面上以青条石块为桥杆,桥北面七级踏阶,南面八级踏阶,拱桥上游方两侧各有一“鲤鱼跳龙门”的石雕图案,工艺精湛。全村以唐姓为主,继承了丰厚的桂北传统文化,自发组织了一支江口桂剧团,发扬和传承桂剧文化。

(河北省)磁县

磁县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历史上曾因临滏水取名“临水县”,因地产磁石而得名“磁州”。磁县辖11个乡镇,258个行政村,地域面积695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是中国磁州窑发祥地、全国重点产煤县、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县、中国童装加工名城、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瘦肉型猪养殖基地、河北省莲藕之乡、河北省森林资源大县、河北省旅游资源大县、河北省文明县城和省园林城市。

磁县旅游活县潜力巨大。磁县山川秀美,太行山层峦叠嶂,漳滏两河渊源流长。官路荷风、滏桥秋月、炉峰朝霭、贺兰积雪、台城烟柳、漳渡晴澜、龙洞珠泉、响堂晚钟等古磁州八景享誉中外。炉峰山被誉为“太行风光代表”,溢泉湖风景区、卧龙山景区、睡美人山、白土溶洞群等景观尽显北方自然风光之美。漳河三峡被誉为“北方小三峡”。商代下七垣遗址、讲武城遗址、天子冢“水声台阶”、北朝墓群等具有极高的考古观光价值,战国时期蔺相如、三国时期曹操、宋朝抗金名将岳飞都在磁县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县级专业博物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黑与白的艺术”陈列荣获全国馆藏陈列展览十佳精品奖。磁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充分挖掘“山水磁县、人文磁州”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一城三区四廊”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加快旅游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环城水系、特色小镇、溢泉湖综合开发、漳河经济开发区、邯郸·中华成语文化博览园等旅游景区景点,全面提升旅游业品质,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景区整体开发,构建精品旅游线路,繁荣文化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跨越发展。

(河南省)郏县

郏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偏西,是平顶山市的北大门,位于郑州市一小时交通圈内,辖8镇5乡2个街道办事处、37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6.9万亩,总面积737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1955年,毛泽东主席为郏县广阔天地乡(原大李庄乡)写下光辉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郏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祖先在此居住。周朝设邑,秦朝置县,境内有大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址。据《后汉书》和《三国志》正史记载,郏县曾一次现龙、两次落凤,素有“龙凤之乡”之称。郏县是“汉初三杰”之一谋圣张良故里,历代名人有东汉名将姚期和臧宫、唐代宰相孙处约、明代大儒王尚絅、清代诗坛巨擘仝轨、当代“速成识字法”创始人祁建华、现代陶瓷大师李国桢等。国家AAAA级景区三苏园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归焉之地;“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广阔天地乡是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发源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文庙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县级文庙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寨)”临沣寨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红石古寨。境内有百年以上古村古镇700多个,千年古村古镇100多个,县级传统村落116,省级传统村落6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2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传统饮食“六绝”―― 牛肉、茶水、饸饹面、三炖、烧鸡、豆腐菜,是郏县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代表。

(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棠口乡漈头村、代溪镇北墘村、双溪古镇、棠口乡棠口村、屏城乡厦地村和屏南县木拱桥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建县,县域面积1487平方公里,辖4镇7乡152个行政村、7个社区,总人口近20万。

屏南是福建省26个重点苏区县之一,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被誉为“红旗不倒县”。屏南是典型的高山生态县,山地面积178万亩,占辖区总面积81%。平均海拔830米,是福建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屏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年平均气温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美誉,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和休闲避暑胜地。屏南自然景观奇特,风景名胜众多,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的白水洋·鸳鸯溪,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山等等。屏南是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境内现存古代廊桥56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安桥、千乘桥、广利桥、广福桥和龙津桥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万安桥是目前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屏南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双溪镇、漈下村、漈头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四平戏、平讲戏和双溪铁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百祥桥、千乘桥、万安桥、漈下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桥、柏源、北村等12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江西省)黎川明清老街

黎川古城老街,东起县城磨市街头,西至古城墙南门口,长约1.8公里。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是江西省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之一。

老街穿越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一千多年前,老街是县城南门通往福建的一块衢地,以后连绵不已的战乱兵燹,使县城内的商宦人家纷纷迁徙郊外。凭借黎滩河这条闽赣两省客流货运的黄金水道,原先偏僻冷寂的衢路逐渐向商业街转型。至明清时,发展到“货山人海织繁华”的地步,“船帆星点、商旅如云。白日人头攒动,至晚笙歌达旦。”1943年,在民国政府主持下,对老街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造,将原先狭窄的街面拓宽至7.6米,两侧统一建成双层坡顶木质结构的骑楼式店铺和民居,骑楼下是宽1.5米的长廊式人行道,两长溜绵延五里,奠定了今日老街的建筑格局和肌理。“骑楼双排坐地,长廊五里遮天”,成为古城老街最吸引八方游客眼球的亮点。深厚的历史积淀给古城老街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新丰、横港两座廊桥,初建于宋代,为旧时赣闽两省的交通枢纽。伫立古桥,“远近青山无墨画,潺湲流水有声诗”,是古城老街的一大景观,人们把两座廊桥合称为“双龙卧川”,现已被旅游部门作为古城老街景区的地标性建筑。

(湖南省)通道县芋头古侗寨

芋头古侗寨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9公里的芋头村,坐落于芋头溪畔的深山幽谷之中,典型的半山隘口型村寨选址模式,因其位居形若山芋头的“芋头界”,故此而得名。芋头古侗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今有649年历史。面积约18.29公顷,全寨有184户,868人,纯侗族山寨,是我国保存完整民居古建筑群,堪称侗族民居“实物博物馆”。芋头中寨、下寨建于芋头溪两岸与山脚交接的台地上,上寨建于芋头溪北面的山脊上。民居以“杆栏式”吊脚楼为主,沿山、沿谷因地就势布局,形成独特的“山脊型”与“山谷型”布局模式,又和外界环境巧妙融于一体,构成侗寨特殊风格,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侗寨。芋头古侗寨至今保留了大量清代中期以前的建筑物,如有名的廻龙桥、牙上鼓楼、1.6公里长的古驿道、龙门、长寿井、萨岁坛。芋头侗寨六百多年的建村历史,不仅仍保存着沧桑侗寨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独特性,而且依旧完整体现着侗族人民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2001年6月21日芋头古侗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侗族村寨,2012年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 年 11 月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

岱崮镇位于蒙阴县东北部,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5.3万人,是“全国特色小镇”、“中国崮乡”、“中国最美小镇”、“中华蜜桃第一镇”、“中国生态经济强镇”和“省级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省级旅游强乡镇”、“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

岱崮镇是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岱崮地貌的命名地和核心区。“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实际上仅岱崮镇境内就分布了30余个“崮”。“岱崮地貌”是大自然赋予岱崮镇的珍贵资源,其构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规模的集群性、分布的集中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崮崮有传说,崮崮有文化,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集风景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于一体,极具开发价值。岱崮镇借助这一良好资源,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开发,先后建成上山下乡度假村、地质博物馆、崮上草原、崮园等景点,岱崮地貌被评为全国沂蒙红色教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地质公园顺利完成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并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名录,三线军工文化园被授予“中国军工文化园称号”。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才统称乌镇。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云南省)禄丰县黑井古镇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是个产贡盐的地方。它依山傍江,是一个久封于龙川江河谷中已经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小镇,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黑井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有21处文物保护单位,是禄丰县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镇。历经千年,古镇风貌依旧,历史纹脉清晰,特色鲜明。黑井文物古迹甚多, 有史前十八犁田新石器文化遗址,万春山腰有元代摩崖。始建于元的古盐城桥,明清护城堤,以及长 788米的顺河桥。 具有唐宋风貌坊巷,明清风格的民居,古碑刻、石雕(万春山顶古墓石雕人马)、古塔、石牌坊(贞节牌坊)、古墓(青铜墓葬、元代火葬墓群、回汉睦族金大婶墓、木棉花浮雕墓)、古戏台,以及古寺庙(文庙、诸天寺、龙祠、飞来寺、香山寺)等。

(广东省)广州市沙湾古镇

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艺术饮誉南国。先后获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兰花名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6月,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8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沙湾古镇形成并保留了以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为主体的岭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量祠堂、庙宇等古建筑和商业遗址、民居遗址保存完好,广东音乐、飘色、龙狮、兰花、饮食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长盛不衰。

走进沙湾古镇区,可以清晰辨析古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现存的街巷错落纵横、宗祠古屋点缀其间、檐缘梁枋巧饰雕琢,沙湾古镇“石阶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是珠三角中心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里的飘色被誉为南国艺术奇葩。全镇现存以留耕堂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江苏省)姜堰区溱潼古镇

溱潼镇,是江苏省重点镇,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原名秦潼,古称秦泓,坐落于于苏中里下河地区,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1958年建溱潼公社,1962年建溱潼镇,1999年9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溱潼乡与溱潼镇合并为新的溱潼镇。溱潼镇辖溱东、南寺等4个行政村和东街、中街等7个社区。溱潼镇地处苏中泰州市姜堰区、兴化市、东台市三地交界处。2010年全年溱潼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主导产业为旅游业。溱潼镇是江苏省的千年古镇,镇区本身是4A级景区,境内的另一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麋鹿之乡以及里下河原生湿地。2016年10月14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甘肃省)崆峒山古建筑群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崆峒山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面积83.6平方千米。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崆峒武术更是被誉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之一。

1994年以来,崆峒山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山古建筑群、“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和“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桂冠;2002年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登上了“国家名片”;2017年11月27日,崆峒山大景区荣获“2017中国最具魅力旅游景区”。

(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古建筑群

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约6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6′02″,北纬34°29′43″,海拔高度为800米左右。此处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东、北、西三面环山,唯独南面与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状如倒“凹”字,《诗经·大雅·卷阿》篇中描述此处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因此后世称此处为“古卷阿”。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1031年)曾率文武群臣来到卷阿,宴歌游乐,并与众位大臣赋诗明志,可见,早在西周初期,古卷阿就是王室贵族游歌的场所。

周公庙从古至今6000年,一直是人们偃息游览的场所,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如韩愈、苏东坡、康海等都曾来此游览抒怀,仅历代名人官宦留下的诗文就多达140余首,碑碣石刻30余通,翔实记录了千年来周公庙的变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周公庙历经千载,规模日趋宏大,庙内现存明、清以来的各时期建筑30 座、110 间,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陕西西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2006年5月,周公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新绛县光村

光村位于山西新绛县城北约20公里的吕梁山脉姑射山下东南麓,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泽掌镇的一个村落。其美丽的村名,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北齐某夜,光村上空突然出现了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光芒,一时光明如昼。遂以吉兆上报朝廷,龙颜大悦,恩准赐名光村。

光村古村落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相传是蔺相如后代居住的村落。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属于仰韶文化的光村遗址,可与丁村遗址相媲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村中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三十处。因其古老的历史和灿烂文化,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四川省)剑门关

剑门关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最美100个拍摄点之一,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剑门关风景区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组成,总规划面积8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平方公里,有观赏景点(区)300余个,主要景点有剑门关、剑阁道、七十二峰、小剑山、姜公祠、姜维墓、邓艾墓、钟会故垒、金牛道、后关门、石笋峰、梁山寺、雷霆峡、翠屏峰、仙峰观、古剑溪桥、志公寺、4D影院、鸟道、玻璃景观平台等,是四川大九寨环线的重要节点和蜀道三国文化精品旅游线路的支撑中心。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安徽省)亳州市北关历史街区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四大药都之首。这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古迹遍地,素有“皖北明珠”之美誉。

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到亳州去北关。亳州城自“楚平王筑城”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自商代成汤都亳,约在西周时即已建成。整个亳州城分为城里、北关、涡北三个部分,是因街巷所在区位、人居情况、物业活动和社会形态等各有其鲜明的特点而自然形成的三个区划,其中以北关最为繁盛且在亳州城外四关中最大。北关历史街区目前仍保存着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较为完整的成片整体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关历史街区,又称北关老街,位于亳州市区的中北部,距离市中心仅有5公里的距离,是游客游览亳州的必到之处。北关历史街区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内,四至范围为东至新华北路,西至桑园路,南至和平路,北至涡河南岸的区域。花戏楼、南京巷钱庄等大部分景点分布在街巷两侧,连续性较好,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旅游开发和明显的亳州地方文化特色,具备优越的旅游发展基础条件。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天境般祁连山草原,民乐县[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天境般祁连山草原,民乐县[详细]
中国前沿资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