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特稿)解读“习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专题   @火!北京风痕“10+30=1800”网媒炒作推广方案   @企业不能没文化!   @多媒体公关宣传/整合营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 推荐新闻

春节文化消费的冷与热,看贺岁电影已经成为新“年俗”(图文)

时间:2017-02-07 14:03:52  来源:济南日报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作者:

  春节期间全家一起出动看电影、与爱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来趟知识之旅……如今的春节,人们摆脱了以往集中精力改善吃、穿、用的状态,开始关注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春节成为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当时代内涵发生变化,传统节假日逐渐从传统习俗日益变成消费的符号,我们的文化内容的提供者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春节看贺岁电影已经成为新“年俗”

  贺岁档一直是电影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共有《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乘风破浪》《熊出没5:奇幻空间》5部电影大战春节档期。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春节7天假期期间,票房突破33.57亿元,同比增长8.7%,总观影人数为8854.63万人次,同比增长4.5%。仅大年初一当天,周星驰和徐克强强联手的《西游伏妖篇》单日票房就拿到了超过3.5亿元的成绩单,而初一单日大盘票房逾8亿元,两者皆破历史纪录。济南总票房收入约为2060.18万元,而这个数字在去年仅为1776.98万元。

  有网友称,春节看贺岁电影已经成为新“年俗”。这种新年俗的养成,一方面得益于全国院线建设和银幕数量的增加,根据2016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20日,中国内地银幕总数已达40917块,为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国家。再加上影片资源的极大丰富,大大激发了人们的观影热情,人们逐渐养成去影院观影的习惯。

  其次,贺岁档的影片大多具备“热闹、欢乐、和谐”的主题,主打“合家欢”路线,老少咸宜。今年的贺岁档电影,《熊出没之奇幻空间》本身就是一部动画电影;《大闹天竺》的导演王宝强表示,要让观众开开心心过年;《功夫瑜伽》就是典型的成龙功夫喜剧;《西游伏妖篇》更是老早就打出了“喜剧之王”周星驰+“武侠之王”徐克强强联手的招牌,其喜剧元素依然是周星驰无厘头的老梗;《乘风破浪》也被认为是一部具有韩寒风格的文艺喜剧片。

  最后,相比花费不小、耗力耗时的旅游,去影院观影,成本可控,时间可选,也使之成为情侣或家人过节的好去处。

  尽管贺岁档电影一直存在票房和口碑“倒挂”的情形,但从数据来看,近几年的贺岁档一直受到人们热捧。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春节档的成长、发展,除了影院终端下沉、电影品质提升、观影氛围培育等内部原因外,百姓消费习惯的改变等社会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推动力。”

  春节文化消费多了具备传统文化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贺岁档电影的票房大卖,得益于近年来百姓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是对不断增长的春节文化消费的回应。现在的春节文化消费,除了年画、春联、剪纸、逛庙会等传统年俗,还多了具备春节传统文化色彩的影视、演艺、娱乐等门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济南市曲艺团副团长李洋过了一个“忙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一直在演出中度过。他向记者细数了这几天的演出“流水账”:“除夕上午在趵突泉公园白雪楼演出,大年初一到初三在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一楼大厅惠民演出,初四、初五上午又在趵突泉公园白雪楼演出,初三、初四晚上在北洋大戏院参加新春乐相声鼓曲惠民公益演出,初六到共建单位和官兵联欢。”市曲艺团的“大本营”——明湖居,还在初三和初六接待了两个港台的旅行团,演出了“好客明湖”旅游专场。让李洋没想到的是,这几场演出都吸引了很多观众:“年三十的那场演出,本来想的是在室外,又是除夕,人不会很多,没想到去的观众不少;在群众艺术馆的演出最后来的观众都没座位了;在北洋大戏院的演出上座率也有六七成,这是过去想象不到的。”

  往年人们受经济发展制约,往往把关注点放在利用春节改善物质生活方面;而且当时在文化娱乐休闲上的选择项目也比较少。现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其在精神消费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李洋看来,春节假期,阖家团聚,大多数人有了休息时间,就想着放松一下;而且现在人们对于文化的关注度和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中,一些具有传统民俗特点又适合全家观看的如曲艺受到欢迎。多年来,李洋的春节都是在这种舞台场地的转换中度过的,“今年的演出情况尤其火爆,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是在逐年递增的。”

  一些文化艺术场馆举办的民俗类的活动也受到人们欢迎。山东博物馆举办了绘制泥叫虎、制作财神木板年画、捏面人金鸡到、制作苇子灯笼等互动体验式活动;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了迎新春曲艺专场、传统戏剧专场、民间音乐专场演出活动。济南市博物馆初三开馆,举办了“赏文房 书春联”、剪纸、面塑手工体验等活动,初三至初六四天,以家庭及亲朋好友小团队为主的参观人数达到两万余人次,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成为人们春节休闲的新选择。

  春节是演出市场“淡季”

  与李洋相反,山东世博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彬的春节却颇为悠闲:“过年期间商业演出大为减少,除了儿童剧,基本上没有了。”在济南票务网、大麦网等票务网站上,春节前后,只有“山东歌舞剧院新春民族音乐会”、“山东歌舞剧院新春交响音乐会”、“俄罗斯国际小丑嘉年华·2017新春喜乐会”、儿童剧《白雪公主》等少量演出进行售票。

  吕彬表示,与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不同,春节一般商家都停止营业,观众也更喜欢与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不是出来看演出。“这种情况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底,属于一个演出的淡季。”而且这种情形并不是济南独有的,在北京、上海等演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的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演出也是相对较少。

  济南春节期间文化消费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是人们长期以来消费观念的直接呈现。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春节期间剧场演出的氛围不浓,观众规模有限,但观众对这类演出的需求仍是存在的,并且其市场潜力也是可以挖掘的。重要的是,谁来扶植和培育这块市场?显然,文化管理部门、文化经营机构都应当有所承担。

  要让春节文化消费热度不减,除了继续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外延外,还要继续培育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用更有个性和特色的文化消费产品、更加优质的服务唤醒百姓的“文化内需”。

最新信息

  本网讯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倾心打造[详细]

推荐信息

  本网讯 北京风痕文化传播倾心打造[详细]
中国前沿资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9152号-2
郑重声明:本网页面构造与内容设置全部为自主创意,如有模仿或雷同将追究法律责任